顶点小说
会员书架
首页 >其他小说 >傻女逆袭:兵哥宠爆空间妻 > 第272章 技术交流,提升水平

第272章 技术交流,提升水平(2 / 2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

热水冲入茶杯,嫩绿的茶叶舒展翻滚,清香四溢。张德福抿了一口,眼睛一亮:"好茶!"

小刘也赞叹道:"这香气层次,至少是特级。"

"这是我爸的珍藏。"夏澜微笑道,"说来有趣,这茶既不是完全传统方法做的,也不是纯新技术。它是农科院专家和西湖老茶农合作研发的'改良传统'工艺。"

张德福若有所思地看着杯中茶叶。小刘趁机说:"张叔,我昨晚查了资料,您知道吗?青山村的老茶树品种其实非常珍贵,是罕见的本地群体种,只是这些年管理不当,品质退化了。"

"真的?"张德福眼睛一亮,"我就说嘛,我们青山茶祖上可是贡品!"

"所以我在想,"小刘继续说,"与其全部换新品种,不如先抢救这些老茶树。科学修剪、合理施肥,再结合现代加工技术..."

夏澜看着两人越聊越投机,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地。技术交流最难的不是知识传递,而是打破心理壁垒。一杯好茶,往往是最好的破冰船。

接下来的日子,茶园试验进展顺利。张德福带着小刘走访村里的老茶园,辨认优质老茶树;小刘则教会张德福使用简单的检测仪器,科学判断茶叶采摘最佳时机。

两周后,周教授带着更多专家再次来到青山村。这次不仅有茶叶专家,还有农产品电商、乡村旅游规划等领域的专业人士。夏澜借机组织了"青山村产业发展技术交流会",全村五十多位村民参加了活动。

交流会现场热闹非凡。茶叶组的讨论最激烈,张德福和小刘的试验田成果引起广泛关注;电商组的李婶现学现卖,当场开起了直播卖茶;旅游规划组则围绕茶园体验项目献计献策...

"夏书记,你们村很有潜力啊!"一位做农产品品牌的专家赞叹道,"这茶叶品质,稍加包装和推广,价格能翻几番。"

夏澜笑着点头:"所以我们更需要专业指导。不知道各位专家能否定期来村里指导?或者我们派村民去省里学习?"

周教授当场拍板:"我们可以建立长期合作关系。农科院在你们村设个技术服务站如何?小刘可以常驻,其他专家轮流来。"

"太好了!"夏澜喜出望外,"我们村委会可以提供场地和基本设施。"

交流会结束后,村里迅速成立了"新技术推广小组",由张德福任组长,小刘为技术指导,成员包括十位年轻人和五位经验丰富的老农。他们负责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,并在全村推广。

一个月后的早晨,夏澜正在村委会开会,张德福兴冲冲地闯了进来,手里捧着一包新茶。

"夏书记,快尝尝!"他激动得声音发颤,"试验田的头茬春茶,按新老结合的方法做的!"

夏澜接过茶叶,只见条索紧结,色泽翠绿,白毫显露。热水冲泡后,汤色清亮,香气扑鼻。她小心地抿了一口,顿觉满口生津,回甘悠长。

"这...这真是我们村的茶?"她不敢相信地问。

张德福得意地点头:"小刘说,理化指标接近特级龙井!那些专家知道怎么种,我们知道怎么做,合起来就出好东西了!"

正说着,小刘也跑了进来,脸上写满兴奋:"夏书记,省里的检测报告出来了!我们的茶硒含量是普通茶叶的三倍,可以打'富硒茶'的概念!"

夏澜眼前一亮:"富硒茶保健功效好,价格能上得去。我们得赶紧注册商标,设计包装..."

"还有加工车间要改造。"小刘补充道,"周教授联系了一家设备厂,可以优惠价给我们提供小型杀青机、揉捻机。"

张德福这次没有反对新技术,反而急切地问:"那机器好用不?会不会把茶叶弄坏了?"

"您放心,"小刘笑道,"是专门为保留传统风味设计的新机型,您可以全程监督调试。"

看着一老一少热烈讨论的样子,夏澜心中涌起一股暖流。技术交流的真正意义,不正是这种代际之间、新旧之间的理解与融合吗?

茶叶的成功只是开始。随后几个月,技术交流的成果在各个领域开花结果。李婶的电商直播越做越好,村里成立了电商服务站;茶园体验项目吸引了大批游客,村民自制的茶点、茶染布艺成了抢手货;连村里废弃的老茶厂也被改造成了茶文化体验馆...

最让夏澜惊喜的是,技术提升带来的经济效益开始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。大学生王伟辞去城里工作,回村创办了"青山味道"品牌,专门营销家乡特产;在电子厂打工五年的小夫妻回来开起了民宿;就连张德福在城里做厨师的儿子也表示想回来帮忙打理茶园...

一个雨后的清晨,夏澜站在村口的高地上,俯瞰着被晨雾笼罩的青山村。茶园的轮廓在雾中若隐若现,新修的茶文化广场上,几位老人正在晨练,远处传来施工的声音——那是老茶厂改造工程的尾声。

小刘走到她身边,手里拿着一份新出的检测报告:"夏书记,好消息!第二批茶叶的氨基酸含量又提高了,专家说这与我们村的特殊小气候有关。"

夏澜接过报告,突然想起一个问题:"小刘,你本来只计划在村里待两周,现在都快半年了,不想回省城吗?"

小刘望着远处的茶园,笑了:"说实话,刚来时确实不习惯。但现在,我觉得这里更需要我。张叔他们教会我的,可能比我从书本上学到的还多。"他顿了顿,"对了,周教授说下个月要带几个国际茶叶专家来考察,想让我们村做个'传统与现代融合'的案例分享。"

"国际专家?"夏澜惊讶地挑眉,"我们这个小山村?"

"是啊。"小刘自豪地说,"周教授说,我们这种'专家指导+本土经验'的模式很有推广价值。"

夏澜深吸一口带着茶香的空气,心中充满希望。她知道,技术交流带来的改变才刚刚开始。有了专业支撑,青山村的振兴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。

远处,张德福站在茶园里,正向一群游客讲解茶树种植知识。老人洪亮的声音在山谷间回荡,惊起几只山雀,扑棱棱飞向湛蓝的天空...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