顶点小说
会员书架
首页 >其他小说 >傻女逆袭:兵哥宠爆空间妻 > 第272章 技术交流,提升水平

第272章 技术交流,提升水平(1 / 2)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
清晨的薄雾笼罩着青山村的茶园,夏澜蹲在一垄茶树旁,手指轻轻捻动嫩绿的芽尖。身后传来脚步声,老茶农张德福扛着锄头走来,古铜色的脸上皱纹里夹着几分忧虑。

"夏书记,又来看茶叶啊?"张德福放下锄头,蹲在她旁边,"今年春茶长势不如往年喽。"

夏澜摘下一片叶子,对着晨光观察叶脉:"张叔,我总觉得咱们村的茶叶品质不该只有现在这样。您看这叶片多厚实,香气也足,可就是卖不上价。"

张德福叹了口气:"祖祖辈辈都这么种的,能有什么办法?"

夏澜站起身,拍了拍手上的泥土:"我有个想法。下周省农科院有个专家团队要来县里,我想请他们到咱们村实地看看,给些专业建议。"

"专家?"张德福撇了撇嘴,"那些坐办公室的,哪懂我们地里的事。"

夏澜微微一笑:"试试总没坏处。再说了,您种了一辈子茶,正好可以跟专家交流交流。"

回到村委会,夏澜立刻拨通了县农业局的电话。一周后,三辆越野车沿着蜿蜒的山路驶入青山村,扬起一片尘土。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的专家团队如约而至。

领队的是一位五十出头的女教授,姓周,短发精干,说话干脆利落。她一下车就直奔主题:"夏书记,带我们去看茶园吧,趁着上午光线好。"

夏澜带着专家团队和张德福等几位老茶农来到村东头的茶园。周教授蹲下身,从随身的工具箱里取出一个小瓶子,装了些土壤样本。

"先测测土。"她边说边取出pH试纸,"茶叶品质七分靠土,三分靠管。"

张德福在一旁小声嘀咕:"种茶还要测土?老祖宗可没这讲究。"

周教授耳朵尖,抬头笑道:"老人家,您说得对,老祖宗确实不测土。但他们选茶山可是讲究得很啊,哪块地出好茶,哪块地不行,都是几代人试出来的。我们现在做的,不过是把经验变成数据。"

这话让张德福脸色缓和了些。夏澜趁机说:"张叔,您给周教授讲讲咱们村的种茶历史吧?"

"我们青山茶有百多年了。"张德福挺直腰板,"光绪年间还进过贡呢!后来战乱荒废了,我爷爷那辈重新开垦..."

随着张德福的讲述,专家们认真记录,不时提问。不知不觉间,原本心存戒备的老茶农和"办公室专家"之间的隔阂渐渐消融。

中午在村委会简单用餐后,周教授迫不及待地分享了初步发现:"你们村的土壤很特别,富含硒元素,而且酸碱度非常适合茶树生长。理论上,这里应该产出高品质茶叶才对。"

"那为什么我们的茶卖不出好价钱?"夏澜问出了所有茶农的疑惑。

周教授推了推眼镜:"问题可能出在品种和管理上。你们现在种的还是老品种,抗病性差,产量低。而且..."她犹豫了一下,"采摘和加工方式也比较传统。"

张德福立刻反驳:"传统怎么了?手工采茶、铁锅炒制,这才是正宗!"

眼看气氛紧张起来,夏澜赶紧打圆场:"周教授,能不能请您详细讲讲新品种和传统品种的优劣?还有,有没有可能既保留传统工艺的优点,又融入新技术?"

周教授点点头:"这正是我想说的。我们不是要全盘否定传统,而是优化。"她打开笔记本电脑,展示一组数据,"比如,可以引进抗病性强的新品种,但依然采用手工采摘;加工环节,保留传统铁锅杀青的工艺,但控制温度和时间更精准..."

讨论越来越深入,连最初抵触的张德福也凑近屏幕,不时点头或摇头。夏澜注意到,团队里一位年轻的研究员小刘几次想发言,都被老专家打断,最后悻悻地闭上了嘴。

傍晚时分,专家团队准备返程。临行前,周教授握着夏澜的手说:"夏书记,你们村的茶叶潜力很大。我建议先做个小规模试验,选两亩地,一半按新方法,一半按传统方法,对比看看。"

"太好了!"夏澜眼睛一亮,"张叔,您愿意负责这个试验吗?"

张德福搓着手:"这个...我一个人怕弄不好新方法..."

"我可以帮忙!"那个一直没机会发言的小刘突然开口,"如果村里需要,我愿意留下来指导。"

周教授有些意外,但很快点头赞同:"小刘是我们所的青年骨干,专攻茶叶加工技术。有他在,试验会更顺利。"

就这样,年轻的农技员小刘留在了青山村,与张德福共同负责茶叶试验田。夏澜特意将村委会一间闲置办公室改造成临时工作站,方便小刘工作和住宿。

第一天合作就出了状况。夏澜路过茶园时,听到激烈的争吵声。

"你这叫胡闹!"张德福脸红脖子粗,"茶树哪有这么修剪的?剪这么狠,明年还发不发新芽了?"

小刘也不示弱,举着手机:"张叔,您看这篇论文,适度重剪反而能刺激茶树萌发新枝!"

"论文?我种了四十年茶,还不如几张纸?"

夏澜赶紧上前调解:"张叔,小刘,先别急。我倒有个主意——咱们把这块田一分为二,一半按张叔的方法,一半按小刘的方法,比比看谁的长势好,怎么样?"

两人勉强接受了这个折中方案。但夏澜心里清楚,这远远不够。技术交流不是简单的"你听我的"或"我听你的",而是需要真正的融合。

当晚,她翻箱倒柜找出父亲送的一套茶具——父亲是茶道爱好者,这套器具一直被她束之高阁。第二天一早,她带着茶具来到茶园。

"张叔,小刘,忙了一早上,歇会儿吧。"她招呼两人坐在田埂上,摆开茶具,"尝尝我从家带来的龙井。"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