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14 章(2 / 2)
“其实和我学习别的学科没什么两样,老师讲定理的时候差不多能听懂,遇到基本公式也能明白,就是定理的表达式嘛,但是变了型,我就不会用了,不管记多少次都不行。”
这是什么情况?她说的什么意思?不会变型?“你试过自己推导出变型公式吗?”
她嗦一下腮帮子,认真的点头:“试过呀,每次看到那个二级公式,我都能自己推导出来,就是时间有点久。考试的时候最大的问题是,看到题目我不知道该用哪个公式去套。”
头疼,题目读完了公式不是自己就蹦出来了吗?还要选吗?“呃,你做数学题的时候没有这种情况吗?”
她再嗦了一下腮帮子,皱眉思考半秒钟:“没有哇,数学一个知识点只有一个公式,哪像物理,条件不一样公式不一样,问题不一样公式不一样,有时候问题看起来就差一点点,公式能差了三千里。我也是真的无能为力了。”
呃,看起来她的问题比较严重,解决问题还是从简单的地方入手吧!“我没看过你做物理,你先说说你怎么学数学的吧。看看我能借鉴的地方。”
“数学呀,就是上课认真听讲,放学认真写完作业就好了,遇到不会的知识点,就抱着那个知识点的题做,做个几道就会了。我看你数学花时间挺多的,考试成绩出来吓我一跳。”
何止吓你一跳,我自己也都吓到了。她说不会的知识点就多做题做到熟练掌握为止?“我每次错题都不固定,同一个知识点同一个题型,上次做对了,也不能保证这次能对,每一个题型对我来说每一次都是新题型。”
她听得眉都揪起来了,眼睛也被眼睑盖住半个,使劲嗦起腮,在脸颊吸出两个凹陷,快速思考着。这个小姑娘,脑子转动的时候都会吸腮帮子吗?好奇怪的习惯。她眼睛转了两圈,有点为难的说:“我也不知道诶,我没有遇到过你的情况。这样吧,我们先不从学习习惯入手,我们以后习题不会的,答案做错的,先不要参照参考答案改,互相做一下,看看对方怎么解的,你说怎么样?
我觉得不会有用,这和参考答案并没有区别。只是是她提出来的,说不定对她有用,所以我只是点头说试试看。
自己的学习方法都不适合所有学科,不同人的学习方法,能套用到自己身上吗?不知道!
星期四开始放国庆长假了,宿舍楼会锁,尽管上周末刚说没事不回家,锁门了我也得回家。月考的试卷和成绩单都要拿回家给父母签字,我准备拿回家放客厅茶几上,如果他们不在,我就自己签了。吴忘站在讲台上,反复叮嘱假期安全,防火防电防煤气防暴雨,交通安全游玩安全挨个说了一遍,都下课十分钟了,才宣布了下课。
钱白驹呼啸一声,抓过我抱了一下,就背着书包哧溜一下就消失了。我抱着作业慢慢挪回宿舍,再背着包慢慢走到公交站,已经快六点了。现在正是一天中最堵的时候,面前的车以龟速前进着。我背着书包靠着广告牌,歇息一下腰背的肌肉,眯起眼等车来。公交车站人很少,这附近办公楼不多,放学时间也早过了,所以刚到公交站就看到了李万方,还有上次抽烟的男生。他们坐在站牌旁边,头靠着广告牌,闭着眼小声说话。我站在离他们最远的一端,眯着眼望着车流,盼望公交车不要太多人。今天书包装了好多书,不想人力驮回去。
我看着公交车,从拐角的车流中缓缓开过来,只看到一团漆黑,不知道是不是挤爆了。还有两辆车,公交就能进站开门了,我也看清了车里的情况,人不是很多,不算拥挤。公交车慢而匀速的往前挪动,再前进一个车位,车门就能开了,已经有人拿好东西,站了过去,李万方没有动,好像一点都不着急的样子。
“哇,我运气真好!”头顶响起一个气息不稳的惊叹。我的头皮发麻,下意识偏着头躲了一下,郑墨染站在我旁边,跃跃欲试的看着公交车。也许是刚运动完,他就像一个人形太阳,不断向周围辐射热量,带着汗水和沐浴露还是洗衣液的味道不断向我袭来,我不得不退后两步,和他拉开距离。
公交车前门终于进站了,司机直接打开前后门,让乘客上下车。前门就在我面前打开,我脚像安了弹簧一样,抢先一步跳上车,跟着下车的人往后门走去,停在后门边,瞪着后门不眨眼。公交车只有三站,驶过一个弯曲的立交桥就到站了,之前没有居民区,下的人不多。
郑墨染也走到后门,站在我旁边,抓着上面的横杆,全身像火球一样,我都背着书包都隔绝不了他的温度。我往旁边让了让,在中间留下下车道,继续盯着车外。这个立交桥晚上的时候会在侧面亮起蓝色的灯,层层叠叠的立交闪烁着远远近近的灯光,车就像行驶在星光里,可惜今天时间早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