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2章 老眼昏花(2 / 2)
“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,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。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,先活动活动身体,如水温太低应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体,待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;镶有假牙的同学,应将假牙取下,以防呛水时假牙落入食管或气管。”连秦甜都听到他们的谈话。
“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,下水后不能逞能,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,更不能互相打闹,以免喝水和溺水。不要在急流和漩涡处游泳,更不要酒后游泳。”于飞说。
“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,如眩晕、恶心、心慌、气短等,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。”方如说。
“在游泳中,若小腿或脚部抽筋,千万不要惊慌,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跃动作,或用力按摩、拉扯抽筋部位,同时呼叫同伴救助。”李丽说。
“在游泳中遇到溺水事故时,现场急救刻不容缓,心肺复苏最为重要。将溺水者救上岸后,要立即清除口腔、鼻咽腔的呕吐物和泥沙等杂物,保持呼吸通畅;应将其舌头拉出,以免后翻堵塞呼吸道;将溺水者的腹部垫高,使胸及头部下垂,或抱其双腿将腹部放在急救者肩部,做走动或跳动‘倒水’动作。恢复溺水者呼吸是急救成败的关键,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,可采取口对口或口对鼻的人工呼吸方式,在急救的同时应迅速送往医院救治。”王平说完长长的松了一口气。
“据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《全球溺水报告》显示,溺水是我国儿童非正常死亡头号杀手。”放学的铃声响了起来,秦甜走过来到于飞身边,“据国家卫计委和公安部的统计显示,我国每年有近5万名0~14岁儿童死于意外伤害,其中因溺水身亡的儿童高达2万名,而同期死于交通事故的儿童为3000多名。”
“溺水的原因是什么?”王平自问自答的卖弄起来,“心理原因:怕水、心情紧张,一旦遇到意外事,就惊惶失措,动作慌乱、四肢僵直等;生理原因:体力不支、饱食、饥饿、酒后、抽筋等;病理原因:患有不易在水中活动疾病的人,如:心血管系统疾病、精神病等,下水后引起病发;技术原因:不会游泳、游泳技术不佳、技术失误者出现意外等;其它原因:游泳场所的组织、管理不规范、设施有隐患、游泳者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等。”
“你这么厉害,能不能即兴写一首预防溺水诗来?”李丽见到秦甜走过来十分不爽,白了王平一眼,口气很冲,拿他来出气,想故意给他难堪。
谁知,王平张口就来,出口成章:
游泳戏水夏日到,
偷偷下水不得了。
擅自结伴不能保,
大人陪护不能少。
没有救援不要去,
陌生水域不可靠。
水性差的不救人,
安全防范别忘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