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37章 合作新契机(1 / 1)
省城国际会展中心的LED屏闪烁着倒计时,夏澜站在洗手间的镜子前,第三次调整领口的角度。镜中的女人穿着利落的米色套装,唯有耳垂上那对王老爷子亲手打造的陶珠耳坠,透露出几分乡土气息。
"夏总,他们提前到了。"林小雨的声音从门外传来,带着掩饰不住的紧张,"来了个意外人物——寰宇旅游的亚太区总裁史密斯。"
夏澜的手指在陶珠上轻轻一捻,冰凉触感让她瞬间冷静下来。三个月前埋下的种子,今天终于要破土而出。
会议室里的气氛微妙得如同拉满的弓弦。史密斯——这个金发碧眼的高个子美国人,正用流利中文对非遗盲盒赞不绝口:"我在eBay上花300美元买了个瑕疵品,就为了研究你们的冰裂纹工艺!"
"史密斯先生感兴趣的不只是陶器。"寰宇旅游的中国区总裁周明递上厚厚一册企划书,"我们想打包开发新村的整个非遗产业链。"
夏澜没有立即翻阅企划书。她将随身携带的茶具轻轻摆在桌上,慢条斯理地冲泡起来。当茶香弥漫整个会议室时,她才开口:"先尝尝我们的野茶,原料采自海拔800米的古茶树,由村里102岁的老师傅手工炒制。"
史密斯端起茶杯的姿势出人意料地专业:"武夷山岩茶的炭焙工艺,但多了些..."他皱起鼻子努力搜寻词汇,"...阳光的味道。"
"因为晒青时铺在茅草屋顶上。"夏澜微笑,"这正是问题所在——你们准备怎么'打包'这些无法复制的细节?"
周明刚要回答,会议室大门突然被推开。王老爷子带着三个徒弟,抬着个半人高的木箱闯了进来:"丫头,你要的'那个'做好了!"
当木箱打开时,连见多识广的史密斯都瞪大了眼睛——这是一套微缩非遗工坊,二十多种传统技艺通过精巧的机械联动展现出来。最绝的是中央的陶轮,竟是用真正的宋代窑砖碎片镶嵌而成。
"这是我们设计的教学模型。"夏澜轻触机关,整个微缩景观立刻运转起来,"但真正的价值在这里..."她指向藏在陶轮底部的二维码。
史密斯扫码后,手机立刻弹出全息投影:周奶奶在深山采药的实景录像,配着方言讲解和植物学标注。"上帝!"他惊呼,"这是沉浸式体验的绝佳载体!"
谈判节奏就此被夏澜掌控。当周明提出"买断"时,她播放了段村民访谈;当史密斯谈到"标准化"时,她展示了每项技艺的独特性数据。茶过三巡,最初的企划书已经被改得面目全非。
"我们不要流水线式的旅游产品。"夏澜在电子屏上画出合作框架,"而是打造活态非遗保护区的标杆——寰宇负责引流和基建,我们掌控核心技艺和定价权。"
史密斯突然用英语对周明说了句话,周明苦笑翻译:"他说您是他见过的唯一一个用茶道打败PPT的谈判对手。"
夕阳西沉时,意向书终于敲定。寰宇将投资1.2亿建设非遗研学基地,而新村保留所有技艺传承的自主权。更令人惊喜的是附加条款——每年选派10名村民赴海外交流。
送走客人后,夏澜独自站在落地窗前。城市灯火如星河倾泻,而她的手机屏幕亮着沈毅刚发来的消息:"谈成了?王老爷子说听见你用英语砍价了?"
她笑着回复:"不是英语也不是汉语赢的,是周奶奶的野茶和王爷爷的陶轮。"按下发送键时,她注意到玻璃反射中的自己——耳垂上的陶珠映着城市霓虹,既古朴又摩登,恰如这个正在走向世界的小村庄。
楼下突然传来喧哗声。夏澜探头望去,发现本该回村的王老爷子被一群外国游客围住,老人正用结结巴巴的英语搭配夸张的手势,讲解着陶器底款的秘密。而林小雨已经机灵地支起临时摊位,非遗盲盒转眼售罄。
夜风拂过夏澜的发梢,带着初秋特有的清爽。她知道,今天签下的不仅是一纸合约,更是打开了通向更广阔天地的大门。远处,新村的方位亮起一道朦胧的光,像是回应着她的眺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