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28章 社会关注,传递温暖(1 / 1)
清晨的雾气还未散尽,新村广场上已经停满了挂着各地牌照的货车。夏澜站在临时搭建的物资接收台前,看着志愿者们穿梭在车流间,登记、分拣、贴标,动作麻利得像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。
\"夏总!\"徐明小跑过来,额头上沁着汗珠,\"这批从上海来的捐赠物资里有两台透析机,但咱们医疗站还没建好...\"
夏澜立即掏出手机:\"联系县医院,先借用他们的场地。\"她扫了一眼物资清单,\"等等,这里还写着'捐赠方希望亲自指导使用'?\"
一个戴着鸭舌帽的年轻人从货车驾驶室跳下来:\"您好,我是医疗器械公司的技术员。\"他腼腆地推了推眼镜,\"我父亲也是尿毒症患者,所以...\"
夏澜突然明白了什么,转头对徐明说:\"把村委会活动室腾出来,今天下午就安装调试。\"她握住年轻人的手,\"您能留下来培训我们的村医吗?食宿我们安排。\"
广场东侧,王老爷子正带着一群银发志愿者清点图书捐赠。老人粗糙的手指小心抚过一本《中国古建筑图解》,突然红了眼眶:\"我孙子...要是能看到这些书...\"
\"王爷爷,\"一个清脆的声音插进来,捐赠方代表——某出版社的编辑递上一台平板电脑,\"我们还在里面预装了建筑类电子书五百册。\"她蹲下身,\"听说您会木雕?我们想约个专栏...\"
夏澜看着这一幕,嘴角不自觉地上扬。她走向正在分发粮油的生活物资区,却被眼前的景象怔住了——领到米面的村民并没有立即离开,而是自发排成一条\"人链\",帮着把货物传递到仓库。
\"这袋给老周家,他腿脚不便!\"
\"张婶喜欢吃面食,多分两包挂面!\"
队伍末尾,失去右臂的李叔用左手和下巴夹着记事本,正认真核对发放名单。夏澜刚要上前帮忙,一个小女孩已经蹦跳着跑过去:\"李爷爷,我帮您写!\"
午后的阳光变得灼热,但广场上的热情丝毫不减。夏澜正在协调一批特殊捐赠——某科技公司送来的VR设备,突然听到一阵骚动。一群穿着校服的中学生正围着周婶,而老人家手里举着的,竟是一部崭新的智能手机。
\"这是...给我的?\"周婶的声音发颤,\"我都七十三了...\"
\"奶奶!\"领队的女学生挽住老人的胳膊,\"我们学校App里录了三百种草药知识,您点这里就能看!\"她指着屏幕,\"这个'语音输入'功能,您说话就能自动打字发朋友圈!\"
夏澜的眼眶有些发热。她转身走向媒体采访区,那里正进行着一场意料之外的直播——张婶的折纸教学视频,观看人数已经突破十万。弹幕里飞过无数\"加油\"和\"捐款链接在哪\"。
傍晚的物资分发总结会上,夏澜面前堆满了各色表格。徐明兴奋地汇报:\"今天接收物资价值超两百万,还有十七个专项帮扶意向!\"
\"这些数字很重要,\"夏澜轻轻推开报表,\"但更重要的是这个。\"她打开手机相册——透析机技术员正蹲着给村民讲解;出版社编辑与王老爷子头碰头研究木雕图案;小女孩踮脚帮李叔擦汗的画面定格在最后一帧。
夜幕降临,广场上却亮如白昼。某照明企业捐赠的太阳能路灯将每个角落都照得通明。夏澜站在新落成的\"感恩墙\"前,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捐赠者姓名。她伸手触摸一个特别标注的星号——那是匿名捐赠的透析机技术员留下的记号。
\"夏总,\"林小雨抱着捐赠物资分布图走来,\"按您的意思,余下的教学设备已经分配给周边三个贫困村了。\"
夏澜点点头,望向远处灯火通明的新村。医疗站临时安置点里,透析机的指示灯规律闪烁;文化活动室中,王老爷子正戴着老花镜研究电子书;就连最偏僻的周婶家,窗边也亮着智能手机的微光。
手机突然震动,是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:\"夏女士,我是今天的技术员小陈。父亲说想捐出他收藏的中医典籍,可以邮寄到村委会吗?\"
夏澜抬头望向满天繁星,回复道:\"欢迎您和父亲一起来,新村的大门永远敞开。\"
夜风拂过广场,\"感恩墙\"上的签名在灯光下若隐若现。夏澜知道,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温暖,终将化作重建路上最坚实的力量。而她,就是那道连接着心与心的桥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