顶点小说
会员书架
首页 >其他小说 >傻女逆袭:兵哥宠爆空间妻 > 第313章 质量把控,打造精品

第313章 质量把控,打造精品(2 / 2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

专家用实物演示了含水率过高的危害,展示了抗震结构的重要性,解释了为什么3毫米的误差在长期来看会影响建筑寿命。村民们看着那些对比试验,渐渐明白了夏澜的坚持。

更巧妙的是,夏澜开始将现代标准与传统智慧相结合。当老李头用祖传方法砌墙时,她不是简单否定,而是请专家分析这种方法的科学原理,再用现代技术加以完善。

\"李叔,您这'三层一压'的砌法,其实特别符合抗震原理。\"专家惊叹道,\"只是灰浆配方可以改进一下,让粘结力更强。\"

老李头起初半信半疑,但当改进后的灰浆让他砌的墙轻松通过压力测试时,老人眼睛亮了:\"这法子好!既留了老手艺的魂,又添了新科技的劲!\"

夏澜趁热打铁,组织了一场\"工匠擂台\"——传统匠人与现代施工队同场竞技,各自展示绝活,再由专家点评优劣。这场别开生面的比赛不仅化解了矛盾,还催生了几种融合传统与现代的新工艺。

其中最出名的是\"李氏抗震砌法\",由老李头祖传手艺结合现代材料科学改良而成,后来甚至获得了省建设厅的专项认证。

质量把控最严峻的考验在一个暴雨夜来临。气象局发布红色预警,预计降雨量将接近上次引发山洪的水平。

夏澜连夜启动应急预案,但最让她担心的是那些新建的基础设施——它们还没有经过暴雨的考验。

\"所有人员撤离到安全区!\"她在指挥中心下令,眼睛紧盯着监控屏幕。

暴雨如注,山洪再次爆发。但这一次,新建的防洪堤稳稳挡住了洪峰。特别是曾被夏澜要求返工的那段石墙,成为最坚固的区段,连一道裂缝都没出现。

天亮后,村民们聚集在防洪堤前,看着汹涌的洪水被牢牢挡在村外,无不心服口服。

\"夏经理,多亏您坚持啊!\"老张握着她的手,声音哽咽,\"要是按我们那马虎劲儿,这会儿村子又淹了。\"

王翠花更是拉着夏澜去看她家的新房:\"昨晚上那么大雨,屋里一滴水都没漏!以前哪敢想啊!\"

这场暴雨成了最好的质量验收。从此,夏澜的严格标准不再被质疑,反而有村民主动加入质量监督队伍,自发检查各处的施工细节。

重建工程接近尾声时,省建筑研究院的专家团突然到访。带队的吴教授是省内建筑质量的权威,以苛刻着称。

\"听说你们这儿搞乡村重建,标准比城里还高?\"吴教授推推眼镜,语气中带着怀疑,\"我们来看看虚实。\"

夏澜淡定地带领专家们参观。吴教授用专业仪器抽检了墙体垂直度、混凝土强度、木材含水率...每一项数据都精准达标,甚至超过城市高档住宅的标准。

\"这...这不可能。\"吴教授在一处石墙前停下,反复测量,\"乡村工程,垂直误差居然控制在0.1度以内?\"

老李头骄傲地站出来:\"这是我带着徒弟们砌的,夏丫头拿那激光玩意儿量了七八遍哩!\"

吴教授又抽检了几处,结果依然完美。最后,他站在新建的村小学前,看着阳光下闪闪发亮的校舍,不得不叹服:\"这是我见过最精细的乡村建筑,完全可以作为省级示范点。\"

这个消息像风一样传开。周边十几个村庄纷纷派人来参观学习,县里决定将夏澜的重建标准作为全县乡村建设的范本。

竣工典礼上,县长握着夏澜的手说:\"你不仅重建了一个村子,更树立了一个标杆。\"

夏澜笑着摇头:\"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。\"她指向站在一旁的老李头、王翠花和所有村民,\"是大家共同的坚持和努力。\"

典礼结束后,夏澜独自走在新建的村道上。夕阳将石板路照得温暖而明亮,远处传来孩子们在新校舍里的读书声。她弯腰捡起一块小石子,发现它被老李头打磨得异常光滑,棱角分明却又不失圆润,就像这个村庄的新生——既保留了传统的精髓,又融入了现代的精确。

这块小石子,她放进了口袋,作为这段重建岁月最完美的纪念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