顶点小说
会员书架
首页 >其他小说 >傻女逆袭:兵哥宠爆空间妻 > 第293章 市场拓展,多元发展

第293章 市场拓展,多元发展(2 / 2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

银发族项目更是引发了情感共鸣。当老人们看到复原的"生产队办公室",摸着熟悉的搪瓷缸和老式算盘时,不少人红了眼眶。王大爷讲的村庄变迁史,让许多城里老人想起了自己的家乡。

"闺女,你这'怀旧之旅'搞得好啊!"一位退休老教师拉着夏澜的手说,"我回去要告诉老同事们,都来青山村看看!"

年轻背包客的到来则为村子注入了新的活力。他们白天探险,晚上在村口的空地上举办篝火晚会,弹吉他、唱歌、分享旅行故事。村里的年轻人也被吸引加入,交流彼此的生活见闻。

"夏书记,你们村太酷了!"一个扎着脏辫的女生兴奋地说,"比那些商业化景区真实多了!我们驴友群里好多人都在问地址呢!"

看着不同年龄、不同背景的游客在青山村各得其所,夏澜感到由衷的欣慰。但她没有满足于此,继续深挖村民的潜能,开发更多特色项目。

她发现村里有几个留守妇女绣工了得,便组织她们开发"乡村女红"体验课;注意到后山有片野果园,就设计了"四季采摘"活动;甚至把村民闲置的农具和老物件收集起来,办了个小小的"农耕文化展"。

市场多元化的效果很快体现在数据上。两个月后,青山村的游客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:亲子家庭占35%,银发族占25%,年轻人占20%,其他散客占20%。更重要的是,人均消费提高了40%,平均停留时间从1.2天增加到2.5天。

"夏书记,咱们村现在可真是'老少皆宜'了!"会计老王拿着最新的财务报表,笑得合不拢嘴。

但夏澜的目光已经投向了更远处。一天晚上,她翻阅着游客留言簿,注意到几条特别的建议:

"能不能增加一些深度文化体验?"

"希望了解更多的传统技艺..."

"村里的历史很有味道,但展示得不够..."

这些留言让她陷入思考。青山村的多元化发展不能只停留在表面活动上,应该深入挖掘文化内涵,让游客真正理解乡村的价值。

第二天,她召集村里的老人开了个座谈会,详细记录下各种传统技艺和民俗活动。然后请来省民俗专家,一起设计"非遗工坊"系列——包括古法榨油、手工造纸、传统染布等几近失传的老手艺。

"这些不仅是表演,更是活态传承。"夏澜在项目启动会上强调,"我们要让游客参与进来,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。"

与此同时,她也没有忽视基础设施的配套升级。亲子区增设了安全防护设施和儿童厕所;银发族项目改善了无障碍通道和医疗应急措施;年轻人活动区域增加了简易淋浴和充电站。

市场多元化还带来了意想不到的"溢出效应"。一些亲子家庭爱上了青山村的宁静,开始询问长期租房的可能性;几位银发族游客提出想在村里养老;年轻人则带来了新媒体传播,青山村在社交平台上的曝光量激增。

面对这些新需求,夏澜又有了新想法。她开始规划"乡村共享社区"——将闲置农房改造成长租公寓;筹建"银发族度假中心";开设"乡村创客空间",吸引年轻人驻村创业。

秋高气爽的一天,夏澜站在村口的观景台上,俯瞰着热闹的青山村。田野里,孩子们在体验农事;老槐树下,老人们围坐着喝茶聊天;后山小路上,年轻人结伴探险。不同年龄、不同背景的游客和谐共处,各得其乐。

村委会的小张跑来报告:"夏书记,市旅游局来电话,说咱们村的'市场多元化'模式要作为典型案例推广!"

夏澜笑了笑,目光依然停留在生机勃勃的村庄上:"告诉他们,我们还在探索,更精彩的还在后面呢。"

她知道,青山村的旅游发展已经迈入新阶段。从最初的单一观光,到现在的多元体验,未来还会向着更深度的乡村生活体验方向发展。这条路上或许还会有挑战,但只要紧贴市场需求,挖掘乡村价值,就一定能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振兴之路。

傍晚时分,夏澜照例巡视各个项目区。在村口的青年旅舍,她遇到了首批"秘境探索"的领队小陈,一个返乡创业的大学生。

"夏书记,我想提个建议。"小陈兴奋地说,"咱们能不能开发一些更专业的户外项目?比如攀岩、溯溪?后山的资源真的很丰富!"

夏澜眼前一亮:"好主意!你做个详细方案,咱们一起研究。"

走在回家的路上,月光洒在石板路上,夏澜的脑海里已经浮现出新的规划图——户外运动基地、非遗传承中心、乡村康养社区...青山村的多元化发展,还有无限可能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