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74章 服务优化,提升满意度(2 / 2)
"这位游客说,在茶染体验时随口提了句扎染手法不熟练,工作人员立刻安排专人指导;他妻子被蚊虫叮咬,民宿不仅提供药膏,第二天还收到了特制的驱蚊香囊..."小李念着文章,眼中闪着光,"他说这种服务水平在大城市都少见!"
夏澜微笑着点头,但心里清楚,这还远远不够。服务优化不是一时运动,而是需要形成长效机制。她开始筹划"服务之星"评选活动,每月根据评分数据和游客反馈,评选出三位服务标兵,给予奖励并分享经验。
首次评选会上,李婶、张德福和小林当选。李婶分享了自己如何通过观察客人习惯提供个性化服务;张德福讲述了如何克服紧张与游客互动;小林则介绍了如何巧妙化解游客矛盾的经验。
台下的村民们听得认真,不时点头记笔记。夏澜注意到,连平时不太参与的王大山都全程专注,会后还特意找李婶请教。
服务优化的效果很快体现在经济效益上。随着口碑传播,青山村的游客量稳步增长,周末更是爆满。更可喜的是,游客平均停留时间从1.2天延长到2.3天,消费金额也提高了近一倍。
"夏书记,我家这个月民宿收入破万了!"李婶兴奋地报告,"有好几个客人说下个月还要来,专门点名要住我家!"
张德福的茶艺表演也成了"网红"项目,不少人专程前来体验。他的"青山十二道"茶艺被游客拍成视频上传,点击量超过五十万。
然而,新的挑战也随之而来。一个周末,村里突然涌入超过接待能力的游客,各项服务捉襟见肘。餐厅排队过长,体验项目预约爆满,甚至出现了几位游客因争抢茶艺表演座位而发生口角。
夏澜立即启动应急预案:临时增加茶艺表演场次;协调村民开放家庭餐厅分流;组织等待的游客参与免费的村庄导览。同时,她在各平台紧急发布客流预警,建议游客错峰出行。
危机虽然化解,但夏澜意识到,服务优化不能只停留在应对层面,更需要前瞻性规划。她连夜修订了《青山村旅游服务标准》,新增了客流管控、应急处理等内容;还建立了"服务质量监督小组",由村民轮流值班检查。
一个雨后的傍晚,夏澜在村委会整理近期的服务数据。数据显示,虽然总体满意度保持在90%以上,但仍有约5%的游客给出了"不满意"评价。她逐一查看这些反馈,发现主要集中在个性化需求无法满足上。
"希望有专业摄影师跟拍茶艺表演..."
"想学习更深度的茶文化知识,但找不到指导..."
"带孩子来,希望有更多适合儿童的活动..."
这些需求超出了青山村当前的服务能力,但也指明了下一步提升方向。夏澜思索着,能否引入一些专业人才?或者与县里的相关机构合作?
正当她沉思时,手机突然响起。是县旅游局王局长的电话:"夏澜啊,省里刚下发通知,要评选'乡村旅游服务示范点',我觉得你们村很有希望!"
夏澜眼前一亮:"谢谢王局!我们正好在深化服务优化工作..."
"不过评选标准很高。"王局长补充道,"需要完整的服务体系、专业人才队伍和创新的服务模式。"
挂断电话,夏澜立即召集核心团队开会。听完评选消息,大家既兴奋又忐忑。
"服务体系我们有基础,但专业人才..."小李挠头,"村里就这些人,哪来的专业队伍?"
"创新模式倒是有可能。"小林插话,"我们的实时评价系统和快速响应机制,其他地方应该不多见。"
夏澜沉思片刻:"专业人才不一定非要本村的。我们可以建立'乡村服务人才库',吸纳周边乡镇的相关人才,通过兼职、轮岗等方式参与服务。"
"这个主意好!"李婶拍手,"我侄女在县酒店工作,周末可以来帮忙培训民宿服务。"
"我认识县文化馆的摄影师。"王伟也说,"可以请他周末来拍茶艺表演,游客需要专业跟拍的话,适当收费。"
会议结束时,申报"乡村旅游服务示范点"的工作方案已经成形。夏澜负责总体申报材料,小李整理服务数据和案例,小林设计服务流程图,李婶和张德福则准备现场展示环节。
申报材料准备紧锣密鼓地进行着。夏澜连续熬了几个晚上,将青山村的服务理念、实践案例和未来规划系统梳理成文。当她写下"服务优化的核心不是技术,而是人心"这句话时,窗外已经泛起鱼肚白。
评选当天,省评审组一行五人来到青山村。他们没有提前通知,而是以普通游客身份体验了各项服务——入住民宿、参与茶染、观看茶艺、品尝茶餐,全程观察记录服务质量。
夏澜得知评审组到达时,他们已经在村里活动了大半天。她没有刻意安排接待,只是通知各岗位保持最佳状态,就像对待每一位普通游客一样。
傍晚时分,评审组主动来到村委会。组长赵主任开门见山:"夏书记,我们故意'微服私访',就是想看真实的服务水平。不得不说,青山村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。"
他特别称赞了三个亮点:一是实时评价系统的即时性和透明度;二是村民发自内心的热情服务态度;三是处理突发需求的灵活机制。
"不过,"赵主任话锋一转,"专业度确实有待提高。比如茶艺解说缺乏系统知识,民宿服务有些细节不够规范。"
夏澜认真记录着,心中已经有了改进计划。送走评审组后,她立即召开会议传达反馈意见,并决定启动"服务提升特训营",邀请县市专业人才来村培训。
一个月后,喜讯传来——青山村成功获评"省级乡村旅游服务示范点",成为全县首个获此殊荣的村庄。授牌仪式上,赵主任特意提到:"青山村的服务不是冷冰冰的标准,而是有温度的人文关怀。这正是乡村振兴最需要的品质。"
仪式结束后,夏澜独自来到后山茶园。夕阳将茶山染成金色,微风送来阵阵茶香。她深吸一口气,翻开笔记本,在新的一页写下:
"服务如茶,初尝或许平淡,但回甘悠长。乡村振兴的道路上,唯有用心服务,才能让游客记住乡愁,让村民收获幸福...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