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场(2 / 2)
“还说?”大林立起眼睛,“我可告状去了啊?”
云雷气得,大林就擅抓他软肋,他无奈举起双手,“好了好了,不说了。”
大林哪能真去告状?佯装生气道,“我不是妒忌他,就是烦他。”
云雷不解。大林脸更红了,“行了行了,以后你少跟他聊唱的事。”
云雷挑眉,“我是你老舅,你怎么跟我说话呢。我也告状去啊?”
大林才不怕云雷的威胁,更硬气,一挺脖子,“咱俩单论,你是云字科,咱俩是师兄弟。”
云雷没脾气,说不过这个伶牙利齿的胖小子,“行行行,以后就跟你玩,不理小团子,行吗?”
“小团子?”大林愣了一下,反应过来,笑倒在椅子里,“你这比喻太贴切了。小团子?哈哈哈……”
云雷说溜了嘴,又找补不回来,急着过来捂大林的嘴,“小点声,别说了啊。”
“……”大林乐得肚子疼。
云雷没办法,低声在大林耳边道,“别笑了啊,我先教你唱太平歌词,行了吗?”
“真的?”大林立刻被吸引了注意力,“太好了,我要学,我要学。”
云雷松了口气,哄他,“好,好,好,学哪段,我教。”
大林眼睛骨碌碌转,“最短的。”
“……”云雷以为他一开口定是最长最难的,没想到。云雷有点嫌弃地坐回去,没话了。
大林嘿嘿笑。上回他爸爸领着他们几个,同唱画扇面,可是翻了车。尤其他是头一个唱,一开口,不在调上,气也不够。后面几个师兄弟许是受他影响,都紧张起来,会唱的词乱了,词熟的拍乱了,拍对的调跑了……台上他爸爸脸色都似开了染铺,明显不对色了。谦大爷是大林师父,也挺尴尬。倒是小陶出场,一嗓子,底下满堂叫好,总算把面子给赚回来。回家后,把他好一通训啊。这不,十五周年,也不让他头一个唱了。
这段翻车事故不堪回首,大林也愧疚了好久。
“就教我鹬蚌相争吧,小陶也会,他唱过,不长不短,适合我学。”大林真诚地说。
云雷瞧了大林一眼,这小子,还真不是妒忌小陶,也不是烦人家,是觉得自己唱得不好,跟小陶差距大,不好意思找人家玩去吧。分明是两小无猜的好兄弟嘛。云雷欣慰地叹口气,“行。我好好教你,到时候,你和小陶可以拆唱了。”
大林被说中心思,笑了。
“我不指望唱得像小陶那样,至少赶上老舅就行。”大林期待又憧憬。
云雷看着他的神情,有些愣,继而苦笑。大林这傻孩子,想得也太简单。只有一上一下两句倒着唱的太平歌词,折磨了他整个童年时期。枯燥的调子,动辄上千句的繁琐唱词,两片玉子板,每天的从早到晚。这真不是常人能够忍受得了的。他日夜苦练,唱得也就算是能听,却也有许多不足,当时小,他在台上净得了掌声,现在重捡起来,竟有了许多从未有过的心得。或许这就是师父曾说过的,悟性吧。
云雷心里长长叹息。六年时间过去了,他长大了,对唱功确实有小时候达不到的感悟。可这又有什么用呢?别说他能不能把功夫捡回来,单听他这嗓音,就再回不去从前了。
大林陪他聊了一会儿,也被提走了。开场唱也有他。
开场唱是相声艺人的传统。以前的老艺人们,为招揽生意,摆好地摊先不说相声,先唱。唱的就是太平歌词,为的是吸引游客注意,都来听相声。现在大家都买票进剧场听相声,开场唱的功能又有了些变化。开场唱是为了压压言,大家注意力都集中了,下面好说相声。所以,开场唱重要,一场开好了,后面的相声才能说好。
开场音乐一响,小陶就起范了。云雷站在老郭身后众人中,看着小神童一板一眼,动作有模有样,不愧是小神童。
小陶一出场,下面就先给了掌声。整段开场唱,云雷似乎一直在看着小陶。他眸光里挂上润泽的光彩,嘴角缓缓噙住了笑。他仿佛看到了六年前的自己,又仿佛在感叹江山待有才人出,一代新人换旧人。总之,这一场,观众不仅欣赏到了高质量的演,很多细心的观众也都注意到了前排这个特别的红衫少年。
虽然站在前排,却没有唱,也整场没有表演,却在小陶唱得最精彩处,显出与旁人不同的神情。少年俊逸的脸上,挂着历尽世事的淡然与平静,用着长辈欣赏晚辈的期待和欣慰眼神,看着小陶唱完了两番。对,小陶竟然唱了两番,熟悉德云社的观众感觉奇怪,会唱的演员很多,除非是排不开的紧急情况,不然为何给小陶又加了一番?
总之,十五周年的庆典拉开序幕的那一晚,台上台下,群星熠熠,欢腾喜庆。德云社走出了十五个年头,事业蒸蒸日上。而这一年的开年,处处透着不同往年的气息。大家都期待着,德云社将要带给大家的更大的惊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