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2章 幽云争锋,谁主沉浮(4)(2 / 2)
可惜,这只是包拯的一厢情愿,软弱的大宋朝廷允不允许他攻打辽国,还另当别论。
包拯拒绝求和,不代表朝廷不愿意。
所以,萧太后倒没那么慌张。
“报——”
就在这时,探子飞奔进门。
“启禀太后,宋军攻打寰州和涿郡!”
“什么?”
萧太后直接惊的站了起来,包拯竟然背着大宋朝廷出兵了?
这胆子也太大了吧?
“两路大军是何人领兵?”
“雁门关方向,主将是狄青;宜州方向,主将是蓝玉,两支军队都打着包拯的帅旗!”
“宋军攻势猛烈,若不派兵增援,不出十日,城池必定失守。”
萧太后吓得花容失色,一时间也分不清,这究竟是朝廷的意思,还是包拯自作主张。
毕竟包拯的胆子有目共睹,悖逆朝廷之事,并不是没有做过。
当初宋夏交兵,李元昊求和,同样被包拯拒绝,背着朝廷攻打西夏。
在萧太后看来,这次多半也是包拯自作主张,大宋朝廷应该没有这个勇气。
“好一个包拯,你当真让哀家刮目相看了!哀家倒要看看,你有几条命。”
“萧彬!”萧太后目光看向侄子。
“姑姑!”箫彬出列。
“你即刻前往汴梁去见大宋皇帝,表明求和之意。你告诉大宋皇帝,大宋若同意求和,辽国愿割让幽云十六州一半疆土。”
耶律斜轸和箫彬都吃了一惊。
箫彬道:“姑姑当真愿意割地求和吗?”
萧太后叹了口气:“不然呢?大辽兵败,元气大伤,已无力再抵挡大宋的进攻,战则必败,这也是无奈之举。”
“眼下,唯有求和,待大辽恢复了元气,在报仇雪耻,重新收复割让的疆土。”
在萧太后眼里,宋朝心心念念的无非就是幽云十六州。
如今不用兴兵,便能得到幽云一半的土地。
傻子都知道如何选择,更何况还是一向软弱的大宋朝廷,还不得乐呵呵罢兵。
至于眼下攻城的宋军,萧太后不是很担心。
与其想办法去应付,还不如直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
无论这是包拯自作主张,还是朝廷的意思,都不重要。
只要大宋朝廷同意了求和,包拯还不乖乖收兵么?
萧太后叮嘱道:“事关大辽的生死存亡,无论如何,也要说服大宋皇帝。”
“是!侄儿明白!侄儿这就出发!”
箫彬一刻也没耽搁,带着十几个随从,直奔汴梁。
看着箫彬离去的北影,萧太后长长叹了口气,颇有一种无力感。
她打死都想不到,大辽会有今天,竟然沦落到向大宋割地求和的地步。
耻辱!
这是从未有过的耻辱!
想当年,澶渊之战大辽兵败,都没有割地赔款,反而是大宋主动求和,每年向辽国纳岁币。
时间过去还不到三十年,宋辽局势便发生这么大的转变。
大辽在她的带领下,竟被弱宋欺负成狗,屈辱求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