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7章 无为而治,仁君典范(1 / 2)
【汉文帝刘恒多次下诏自责天灾人祸,主动承担“不德”之责,减免赋税、赦免罪犯,甚至允许百姓批评朝政。】
【这种“以德化民”的执政风格,极大缓和了社会矛盾。】
“嗯,汉文帝这种行为,值得学习!”
唐太宗李世民脸上露出笑意,开口称赞道。
汉文帝可以说是他的偶像了,他在文治方面,一直对标的就是汉文帝。
每逢天灾人祸时,李世民也会下罪已诏,以安民心。
【汉文帝将田租降至“三十税一”,甚至全免田租12年,同时减轻徭役、开放山川资源供百姓开发。】
【这些措施使农业、手工业迅速恢复,民间财富积累,国库亦逐渐充盈。】
【他以身作则,穿粗布衣、禁用金银器皿,陵墓不建封土、仅以陶器陪葬。】
【此举不仅节省财政开支,更树立了朴素务实的社会风气,为后世君主树立典范。】
“咱老朱就是和汉文帝学的节俭之风!”
明太祖朱元璋看到这里,感叹地说道。(中年朱元璋,洪武十几年)
?他也是历史上以节俭著称的皇帝?。
日常饮食以粟米饭、高粱粥、豆腐汤等粗粮为主,并规定每餐仅两盘蔬菜。??
他常年穿旧衣,马皇后亦坚持缝补旧衣,新衣服存放至褪色仍不穿用。??
【汉文帝还取消黥面、割鼻等残酷肉刑,改为笞刑,虽仍有缺陷,但已是重大进步。】
【他鼓励臣民直言进谏,废除“诽谤罪”和“妖言罪”,如少女缇莹上书救父,促成肉刑废除。】
【汉文帝此举体现对人权的初步重视,后世班固赞其“除苛政,兴仁德”。】
“嗯,这点非常值得天下君主学习借鉴!”
孔子席地而坐,看着天幕感慨地说道。
春秋战国时期的刑法太过严苛,“五刑”更是动辄使人残废,令人闻风丧胆。
孔子觉得,若是犯人没有杀人这这样的重罪,还是应该以监禁为主。
动不动就割鼻子,挖膝盖,剁脚趾,割小鸟这样的刑罚,太过残酷了。
【汉文帝要求官员审案必须“务先宽”,并建立“录囚”制度复查冤案。】
【他在位期间,全国年死刑案件仅数百例,监狱几近空虚,堪称古代司法典范。】
“咱大明是不是也应该执行这样的政令?”
“咱之前做的太过严苛了……”
明太祖朱元璋陷入沉思,自言自语地说道。
之前天幕盘点“洪武四大案”的时候,他就已经知道了自已的错误。
如今再看到汉文帝的所作所为,他不禁心中羞愧,觉得应该减轻刑罚,不要滥杀无辜,废除连坐制度比较好。
【汉文帝登基后既安抚周勃等功臣集团,又逐步削其实权。】
【他采纳贾谊“众建诸侯”之策,分封诸侯王子弟,削弱诸侯国势力,为汉武帝“推恩令”埋下伏笔。】
“竟能削弱诸侯国势力?”
“还有这个推恩令是什么?”
周庄王姬佗抬头看着天幕,心情瞬间激动起来。
如今诸侯崛起争霸天下,周天子形同虚设,无人在意。
这一切令他寝食难安。
现在看到能削弱诸侯势力的办法,他如何不激动?
只是天幕并没有详细解释,让他感到有些遗憾。
【汉文帝对匈奴采取“和亲+防御”策略,避免大规模战争消耗国力。】
【他通过外交手段,化解分裂危机,展现务实外交智慧。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