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54章 长辈的职场逻辑(2 / 2)
(你别说,我奶奶也一个样,让我别在意工资前半年白干都行,只要有一个工作机会就好。)
(我妈让我去考教资,然后就可以去大学当老师了。)
(我大专毕业,我爸让我去考编,然后努努力当县长。)
(考编是真可以,虽然都是些偏僻地方的偏僻工作,但当县长,下辈子吧!)
(还有人说让自家孩子把市长的联系方式给他,他去给市长诉诉苦,说不定就能给他安排个工作。)
而古人此时虽然有些懵,对于有些情况不是很理解,但还是大概听懂了些意思:“虽然有些话听不懂,但感觉应该是很离谱的样子。”
“比如给市长打电话,你一个普通百姓凭什么有市长联系方式,人家又凭什么给你安排工作呢?”
“这些真的是成年人吗,怎么感觉这么幼稚呢?”
【而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,反正这些长辈们表现出来的就是如同一朵小白花一样,完全没有经历过社会的黑暗。】
【但问题是他们为什么会如此呢?是因为在他们的年代真的可以这样。】
【说白了就是社会红利,在我们爷爷那一辈刚刚建国不久百废待兴,再加上当时普通人普遍都没有读过书,因此稍微懂点知识就能进入体制。】
【比如有网友的爷爷知道插销漏线不能摸,于是就进入了供电所。】
【还有监狱缺女刑警,看到网友的奶奶长得比较壮能看管住女犯人,于是就进入了监狱体系。】
【还有当年分土地,大家都会算三角形的面积,他舅姥爷算出来了,于是就被司法局上班了。】
【是不是听起来hen离谱,但事实就是如此,只要稍微懂一点知识或者干脆胆子大一点,肯去领导面前闹那就能顺利找到工作。】
“这很正常,每个朝代都是这么过来的。”
“这国家初建百废待兴的,自然是需要各种人才,让这些懂点学问的去当个基层小吏,既能拉拢人心也能更好的治理地方何乐而不为呢?”
“不过建国数十年甚至百年后,再想进入朝廷那可就没有这么简单了!”
对于这种情况朱元璋还是很明白的,毕竟大明建立也没多久。
后世走过的路他大明也正在走,不过要是把这当做自己的本事,那可就想太多了。
【而到了我们父辈的那个年代时代的红利也还在继续。】
【网上就有说法,在那八九十年代但凡肯去闯一闯就能够成功。】
【虽然现实没有说的这么夸张,但是就在家门口摆个摊卖点饮料零食,或者开家小餐馆都是能赚到钱的。】
【而稍微有些本事的人更是混得风生水起,这就是时代的机遇。】
【而到了我们这个时代红利就没有了吗,肯定还是有,但是想要吃到这份红利就不是一般人能办到的了。】
【学历、才智、眼界、背景你起码得占一样吧,一个都没有那怕是想多了。】